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,淋巴瘤是血液系统头号恶性肿瘤。然而,它也是目前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。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2013年宣布患淋巴瘤,经规范治疗,现已治愈并回归工作。
如今,各类靶向药物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淋巴瘤患者治疗。它们有着不同的名称,你可能听过“靶向治疗”、“生物疗法”、“asco免疫治疗”。相较化疗,靶向药物可以更精准地作用于淋巴瘤细胞,对健康细胞的影响也更小。它们通过不同途径阻止癌细胞生长、分裂,从而让癌细胞死亡或利用免疫系统帮助机体清除癌细胞。
根据不同的作用途径,目前针对淋巴瘤的靶向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:
1.抗体治疗。比如:利妥昔单抗(Rituximab),Ofatumumab(Arzerra)和Obinutuzumab(Gazyvaro)。
2.联合治疗。利用抗体实现对淋巴瘤细胞的化疗或放射治疗,例如BrentuximabVedotin(Adcetris)和Zevalin(90Y-IbritumomabTiuxetan)。
3.阻断淋巴瘤细胞内特定蛋白质的信号或功能的靶向疗法。按作用途径又分为:
·细胞信号阻断剂:例如Ibrutinib(Imbruvica),Idelalisib(Zydelig)和Temsirolimus(Torisel)
·蛋白酶体抑制剂:例如Bortezomib(Velcade)
·免疫调节剂:例如lenalidomide(Revlimid)
4.程序性细胞死亡诱导剂。例如Venetoclax(Venclyxto)。
5.检查点抑制剂。可使免疫系统识别并杀死淋巴瘤细胞。例如:纳武单抗(Nivolumab,Opdivo)和帕博利珠单抗(Pembrolizumab,Keytruda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