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lezarsen治疗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
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,而高甘油三酯血症( HTG)是其重要的风险因素。近年来,RNA靶向疗法的兴起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。2025年5月,Ionis Pharmaceuticals公布了Olezarsen在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中的Essence研究的积极顶线结果,为这一创新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。
目录
Olezarsen的药物机制与研发背景
Olezarsen是一种研究性的RNA靶向药物,旨在通过降低肝脏中载脂蛋白C-III(apoC-III)的产生来调节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代谢。apoC-III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,在甘油三酯代谢中起关键调控作用。过高的apoC-III水平会导致甘油三酯清除障碍,进而引发高甘油三酯血症。Olezarsen通过抑制apoC-III的合成,有望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血脂异常。
目前,Olezarsen正在两项III期临床试验(CORE和CORE2)中评估其治疗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(sHTG)的效果。此外,该药物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(FCS),商品名为TRYNGOLZA™。
Essence研究的设计与主要结果
Essence研究(NCT05610280)是一项全球性、多中心、随机、双盲、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,由Ionis Pharmaceuticals与其研究合作伙伴TIMI研究组共同开展。该研究共纳入1,478名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(空腹甘油三酯水平≥150 mg/dL至<500 mg/dL),这些患者均被诊断为或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(ASCVD)风险。
研究设计如下:
-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每月50 mg(n=276)或80 mg(n=832)的Olezarsen或安慰剂(n=369)皮下注射,为期12个月。
- 所有参与者在筛选前至少4周内接受了稳定且优化的标准降脂治疗。
主要终点与关键结果
研究的主要终点是6个月时空腹甘油三酯水平相较于基线的百分比变化(与安慰剂相比)。结果显示:
- 80 mg剂量组的Olezarsen使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61%(p <0.0001)。
- 50 mg剂量组的Olezarsen使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58%(p <0.0001)。
此外,Olezarsen达到了所有关键次要终点,包括:
- 12个月时甘油三酯水平的百分比变化。
- 达到空腹甘油三酯水平<150 mg/dL的患者比例。
- 其他血脂参数(如apoC-III、残余胆固醇、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B)的改善。
值得注意的是,绝大多数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降至正常范围(<150 mg/dL),这表明Olezarsen在调节血脂方面具有显著效果。
安全性及耐受性分析
在Essence研究中,Olezarsen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。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注射部位反应,且大多数为轻度。与安慰剂相比,Olezarsen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未显示显著增加,这表明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。
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意义
甘油三酯是人体用于能量储存的一种脂肪,正常成年人的理想水平应低于150 mg/dL。当空腹甘油三酯水平超过150 mg/dL时,即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;若超过500 mg/dL,则称为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(sHTG)。sHTG患者面临急性胰腺炎(AP)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(ASCVD)的高风险,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超过880 mg/dL的个体(如FCS患者),其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。
目前的标准降脂疗法虽能部分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,但仍有许多患者的甘油三酯未能得到有效控制。Olezarsen的研发为这一人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,特别是其RNA靶向机制可能为长期血脂管理带来突破。
Essence研究的积极结果为Olezarsen在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。该药物不仅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,还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。随着后续CORE和CORE2研究数据的公布,Olezarsen有望成为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的重要选择。
目前,Olezarsen尚未获批用于sHTG的适应症,但其在FCS中的成功应用已为未来的扩展适应症奠定了基础。这一创新药物的进展标志着RNA靶向疗法在代谢性疾病领域的重要突破,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注: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,并由致泰药业整理编辑(如有错漏,请帮忙指正),只为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,帮助全球各地华人患者了解国际新药动态,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,不作任何用药建议及依据, 如想要进一步了解药品,请谘询主治医师。